在動物性食材之外,多吃綠色蔬菜更能輕鬆補鈣。營養師林姿吟表示,煮熟後約半碗的深色蔬菜,除提供約一百至三百毫克的鈣質,還有許多有益的植物保健成分。
營養師表示,包含油菜、芥藍、芥菜、莧菜等等都是鈣質豐富的深綠色蔬菜,平時調味可搭配含鈣量高的芝麻,另如豆製品的鈣含量也頗為豐富,民眾不一定要吃很多動物性食物才能攝取到鈣。
除了鈣質補充外,維他命D的角色也不可忽視,它是鈣質吸收的必要元素,儘管大部分人可藉由每天適度接觸陽光不超過十五分鐘而產生作用。醫師表示,20到35歲之間,一般營養正常者是處於正鈣平衡階段;沒有骨質大量流失的問題,35歲以上則平均開始逐漸開始有些許骨質流失的現象,隨著年紀增加,骨質流失的比例逐漸增加。不過一旦酗酒,骨質疏鬆將提早報到。
鈣等礦物質在低油、低醣、低蛋白、高纖的飲食結構下,較能適當留在骨骼中,不如在適量補充鈣質下,配合清淡飲食,遠比大魚大肉來得健康;傳統被認為能補鈣的肉湯也因為高脂高蛋白,無助於身體留住礦物質。
根據現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,國人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為一千毫克,但統計資料發現,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鈣質攝取量平均每天約六百毫克,也只達建議量的六成,顯示銀髮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。
【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有一種骨質疏鬆症為續發性,常造成民眾誤會。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科醫師黃怡瓔表示,續發性骨鬆症除了惡性腫瘤、酒精中毒所造成之外,大部份都是由各種病因所致,建議民眾留意六種病因,這些病因可能引起續發性骨鬆症。
骨質疏鬆症有原發性、續發性兩種,前者為骨骼代謝失常所造成,主要出現在停經後婦女、六十五歲以上男性身上,通常民眾較熟悉;後者可能不是單一病因所造成,有時會讓民眾誤以為是原發性。
預防續發性骨鬆症,民眾應留意六種病因。黃醫師指出,第一種是甲狀腺亢進期間通常可能合併發生骨質疏鬆,這類型患者常以治療甲狀腺亢進為主,通常不需要去刻意治療骨質疏鬆症;第二種是受到性腺功能低下所影響,進而罹患這種病症。
第三種是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,副甲狀腺主要作用在調節血中鈣、磷平衡,促使骨骼釋放出鈣,以便增加小腸對鈣的吸收、調節尿鈣的排泄,進而維持血鈣平衡,若發生亢進就可能合併骨質疏鬆。
第四種是腦下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,如此將容易導致骨骼汰舊換新速度變慢,如此一來就可能合併發生病症,通常脊椎骨、非脊椎較容易骨折;第五種是有些患者受腦下垂體或腎上腺腫瘤所影響,促使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的皮質類固醇,像這種情況也會引起骨質疏鬆。
第六種是糖尿病控制不良合併骨質疏鬆症,其中,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受體重較輕、胰島素不足所影響,常有骨骼質量不足的問題;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控制不良的時候,高血糖的糖化代謝產物往往會導致骨質退化。